绘画艺术具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二维空间上创造出三维空间
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上,依靠明暗和形象结构表现物象的凹凸,造成立体幻象,令观者感到物、象是立体的。并通过物象大小、遮挡关系、透视变化和色彩变化、虚实等手法,造成深远的空间效果。
2、不同画种的艺术美
各种绘画因工具材料和技法等因素,形成各画种独特的艺术趣味和画家驾驭艺术语言的功力美感。中国写意画,是利用宣纸吸水的敏感性和洇晕墨色的艺术效果,讲究线条要有力透纸背的力度美,用墨具有变化和厚重感,笔墨构成气韵生动。
油画,讲究色彩要有浑厚、凝重和丰富、和谐的美感。版画讲究“刀味”、“木味”等和印制的美感。水彩画讲究水、色彩和笔法形成的明快、清丽、水分丰润的艺术美。
扩展资料
绘画文化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
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绘画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绘画文化
指以绘画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在二维空间再现和描绘人物形象及社会、自然物象的艺术。晋代文学家陆机说过:“宣扬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摄影艺术出现之前,绘画是唯一可以用来存录各种具体事物和生活现象的具体形状的手段。绘画是平面的空间艺术,它与雕塑、工艺不同,不是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塑造立体的艺术形象,而是在二维空间里,通过具体的描绘,创造视觉上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绘画形象完全是虚幻的空间形象,根本就不能触摸到它;而且,观众还只能从画家所选定的某一角度去欣赏它。同时,绘画是造型手段和色彩手段并重的艺术。绘画既用造型,又用色彩。色彩不仅是表现对象的手段,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丰富的情绪表现力。因此,绘画这种展示生活本身原有颜色的能力,是其他各门艺术所不及的。
绘画艺术的审美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的美育功能:(一)培育“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谈到“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时,提到要发展“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绘画是视觉审美形式的艺术。它依靠形式而存在。它的内容,也是见之于形式的内容。人们要欣赏绘画,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地感受绘画的艺术形式。所以,构成绘画审美形式的线条、色彩、结构等,就成了美感愉悦的基础。杰出的绘画作品,即是社会的缩影、美好事物的写照,又是形式美的创造。因此,当运用绘画艺术进行审美教育时,就必然会提高人们在视觉上对形式美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绘画有形有色,可以直观,其形象大多具体生动,易于为人们所感知和理解。绘画又是静止固定的艺术和个体独立欣赏的艺术。它与音乐、戏剧、电影那种在公共场合集体欣赏不同,不受演出(放映)时间的限制,不受他人的影响,在审美选择上有着较大的随意性,爱看的则可多看几眼,甚至停下来反复鉴赏,细细品味,不爱看的则可一瞥而过。这一特点使绘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般说来,不论年龄长幼,也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各种层次的人对绘画艺术都乐于欣赏。不说通俗性较强的连环画老少皆迷,年画、挂历家家户户争相选用,就是美术馆里展出的各种绘画作品,也引来大量不同层次的观众纷纷前来观赏。绘画艺术不但可以丰富生活、美化生活,而且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使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三)可诱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绘画将抽象的情感寓于具体的形体之中,人们开始感受的是形体,然后才从感性的形体之中去领悟蕴含在其中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说,先悦目而后悦心。绘画这一传情特点使它在道德上的净化力量和在情感上的净化作用有着别的艺术难以并比的功能。如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曾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并使日本军宪当局感到极度的恐惧。又如俄罗斯伟大画家列宾,他在观赏《庞贝城的末日》这幅画时,竟激动得哭出声来。中国花卉画家喜欢描绘四君子“兰、梅、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之类的形象,在画中寄寓画家的情怀、理想和品格,因而能在经久的潜移默化中诱发人们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四)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绘画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是渗透着艺术家的理性情感的形象,是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二者交融在一起的化合体。尤其在一些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优秀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里,理性的因素更是自觉地规定了情感的趋向,正是这种积极的理性因素使绘画的艺术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例如,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开兹所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教皇的五官形貌和血肉之躯,而且刻划了教皇的权势、威严、贪婪、凶狠、富有等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势力和宗教影响的很好的教材。又如德国画家许布涅尔所画的一群向工厂主交亚麻布的《女织工群像》,恩格斯认为:“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这幅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
素描的透视到底是什么意思?
透视有三种:NO.1 色彩透视 NO.2 消逝透视 NO.3 线透视. 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
美术技法理论透视知识点
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立体特征的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把这个透视图转画到纸面上就叫做写生。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的变化规律,就构成了绘画中特定的透视学。透视是一种推理性观察方法,它把眼睛作为一个投射点,依靠光学中眼与物体间的直线—视线传递,在...
透视是什么意思
透视的基本术语包括:1. 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 心点: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4. 视中线:连接视点与心点,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 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6. 天点: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
(原创)绘画设计透视学——第一章 平行透视的画法
天点(T)——视平线上方的消失点 地点(U)——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 测点(M)——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 画面(PP)——画家或者...
透视学,,我想问一问透视学的英文缩写的问题,
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标识为V。(COMPLEMENT POINT)14,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标识为T。(TOP—VANISHIUG)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标识为U。(BOTTOM—VANISHIUG)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17,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
...叫透视?我今年16岁无美术基础,现在想学习美术和搞专业!现在来得急吗...
透视有三种:NO.1 色彩透视 NO.2 消逝透视 NO.3 线透视. 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
透视学和近代美术的关系
另外还有焦点为多个的散点透视,在中国画中有特殊的名称,纵向升降展开的称高远法;横向高低展开的称平远法;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深远法。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词很多,有视点、足点、画面、基面、基线、视角、视圈、点心、视心、视平线、消灭点、消灭线、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平行...
在透视学中,画面始终平行于画者的脸么?
四、透视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
素描的透视学,怎么画好?
插画教程2点透视和3点透视具体画法:2点透视和3点透视的具体画法又是不一样的,点数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透视关系也会有所不同,透视点的位置不一定全部都在画出的物体上,在物体的旁边是经常会出现的,具体点的位置要结整体画面来判断,这里的2点透视和3点透视的点的处理都是在绘画出的物体外侧...
如何确定一幅图的视平线
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6、天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