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韵是怎么回事
古韵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这些韵,从早就有人发现有些不大顺口,到宋代,有叶音说:凡字用到韵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随便改变平时的念法,好叫它顺嘴。汉语音韵学术语,以《诗经》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宋代吴棫著《韵补》,开始探求古韵面貌。明代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书,考订古 古韵音,彻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读古韵的“叶韵”说的谬误,提出了古今音异的观点。清代顾炎武著《音学五书》,破除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古韵实际归纳韵部,离析唐韵以求古音分合,并将今韵入声配阳声改为入声配阴声,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以后古音学家都是在顾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密的研究。其中江永著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13部,其贡献在于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幽宵分部,侯部从鱼部分离出来归入宵部。段玉裁著有《六书音韵表 》,分古韵为6类17部 ,其贡献在于支脂之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并提出同谐声的字应在同一部古韵的理论。古韵分部至段氏大体已定。清戴震著有《声韵考》及《声类表》,分古韵为9类25部 ,每一类都阴声 、阳声 、入声三分 ,开阴阳入相配的先河 。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为18部,把冬部独立;又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王念孙分古韵为21部,江有诰也分古韵为21部。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晚年又主张冬侵合为一部,为22部。黄侃分古韵为28部。现代学者王力,主张脂微分部。古韵分部的工作,至此臻于完善。
明代陈第开始提出古音不同于今音的见解,反对叶音。明末清初顾炎武写了《音学五书》,开始认真研究先秦的音。因为唐以下科举要求作诗,人们都记熟了诗韵有哪些韵,每个韵里有哪些字;这些早期研究者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先秦韵文里的韵该分多少类,每类收哪些字这两个问题上去。
最多分类
为便于叙述,现在先把分类分得最多的现代人罗常培、周祖谟合作的分类 古韵法稍加变动、注释,列到底下:
①之部。包括《广韵》的之,□(用平声代表平上去)韵和尤韵的一部分字,如期、莱、□……。这些字里的谐声偏旁,是其、来、尤……。
②幽部。包括尤、幽韵字,如□、□。谐声的偏旁是□、求……。
③宵部。包括萧、宵、肴、豪韵字、如苕、消、郊、桃……。偏旁是召、肖、交、兆……。
④侯部。包括侯韵字和一部分虞韵字, 如□、驹……。偏旁是□、句……。
⑤鱼部。 包括鱼、 虞、模韵的字,如琚、虞、蒲……。偏旁是居、吴、浦……。
⑥歌部。包括歌、戈、麻韵字和一部分支韵字,如何、□、蛇、□……。偏旁是可、□、它、□……。
⑦支部。包括支、佳韵字,如枝、提……。偏旁是支、是……。
⑧脂部。包括脂、齐、皆韵字,如脂、萋、喈……。偏旁是旨、妻、皆……。
⑨微部。包括脂、微、灰韵字,如遗、□、嵬……。偏旁是贵、□ 、鬼……。
⑩祭部。包括祭、泰、□、废韵字,如泄、艾、败、□……。偏旁是世、□、贝、□……。
□东部。包括东的一部分韵字和钟、江韵字,如空、□、邦……。偏旁是工、□、丰。
□冬部。包括冬、东的一部分韵字,如宗、□……。偏旁是宗、中……。
□蒸部。包括蒸、登韵字,如蒸、憎……。偏旁□、曾。
□阳部。包括阳、 唐、庚的一部分韵字,如裳、筐、觥……。偏旁是尚、匡、光……。
□耕部。 包括庚、耕、清、青韵字,如苹、耕、清、庭……。偏旁是平、井、青、壬……。
□真部。 包括真、臻、先的一部分韵字,如薪、蓁、颠……。偏旁是新、秦、真……。
□谆部。 包括谆、文、欣、魂、痕韵字,如□、闻、欣、□……。偏旁是□、门、斤、□……。
□元部。包括元、寒、桓、删、山、仙、先一部分韵字,如垣、翰、□、□、□、□……。偏旁是亘、□、□、□、间、□……。
□谈部。 包括谈、咸、衔、严、凡韵字, 如□、□、□、□……。偏旁是炎、□、□……。
□侵部。 包括侵、覃、盐、添韵字,如歆、覃、僭、簟……。偏旁是音、覃、□……。
□职部, 包括职、德韵字,如□、□……。偏旁是亟、或……。
□屋部。包括屋(一部分)、□、觉韵字,如□、绿、□……。偏旁是□、录、蜀……。
□沃部。包括屋(一部分),沃韵字,如□、毒……。偏旁是复、毒……(也有人称觉部)。
□□部。包括□、铎、沃、觉韵里若干散字,如谑、□、□、濯……。偏旁是虐、□、暴、翟……。
□铎部。包括□、铎韵字和陌、麦、昔韵一部分字,如□、作、客、□、 □……。偏旁是□、乍、各、□、□……。
□锡部。包括锡韵字和陌、麦、昔韵一部分字,如□、□、璧、……。偏旁是析、□、辟……。
□质部。包括质、 栉、屑韵字,如室、□、结……。偏旁是至、□、吉……。
□□部。 包括□、物、迄、没韵字, 如述、蔚、仡、忽……。偏旁是术、尉、乞、勿……(此外还有至、未、□、队韵的若干散字)。
□月部。包括月、曷、末、黠、□、薛韵字,如揭、褐、活、拔、□、说……。编旁是曷、□、□、□省……。
□盍部。 包括盍、 洽、狎、□,乏韵字,如甲、□、法……。偏旁是甲、□……。
□ 缉部,包括缉、合、□、□韵字,如泣、合……。偏旁是立、合……。
⑩以上通称阴声,收元音或□音;□~□ 是阳声,收鼻音;□~□是入声,收塞音。
顾炎武分类方法
顾炎武《音学五书》里的《音论》是理论性总结,他在那里强调过“什之 古韵七”、“什之三”。这反映出来他可能以为现代音跟《诗经》音不同的不过3/10,只要根据7/10的音来改这少数,就功行圆满了。他在“琴瑟友之”的“友”字下说:“古音‘以’”。可见他没拟音, 只是从现存甲音改成乙音。他的分类(不按原次序)是: ①之职支锡脂微质□祭月。②幽沃侯屋宵□。③鱼铎。④歌。⑤东冬。⑥蒸。⑦阳。⑧耕。⑨真谆元。⑩侵缉谈盍。他的入声是放在阴声底下(⑩是例外)。
段玉裁分类方法
段玉裁在顾炎武的基础上再分类,得17部:①之职。②宵□。③幽沃屋。④侯。⑤鱼铎。⑥蒸。⑦侵缉。⑧谈盍。⑨东冬。 ⑩阳。□耕。□真质。□谆。□元。□脂微□祭月。□支锡。□歌。可见, 除了屋沃不分,质放在阳声底下,东冬不分,脂微□祭月不分这4点以外,别的地方都得出和现代人一样的结果了。只是入声还放在阴声下是沿用顾炎武的办法。除了分部以外,段玉裁还把《诗经》和“群经”用来押韵的字列了谱,便于查看,更突出的是他把谐声字分类也跟古韵联系起来了,说:“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除了不该用全称肯定以外,大致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谐声字大量产生的时代,大致和《诗经》产生年代相合,他除了列韵谱以外,还列了《古十七部谐声表》。比方他的第6部就列了:□声、梦声、蝇声、朋声、弓声…… 他还把本不在一部偶然借来押韵的字叫“合韵”,列在每部韵谱后头。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出来以后,引起极大的反响。钱大昕说他“凿破混沌”。后来的人再取得进展,差不多都只是补他的不足。
段书写成以后,请他老师戴震作序。戴震回了一封长信。信里说祭、泰、□、废、月、曷、末、黠、□、薛这些韵里的字,如《□□》的掇、捋,《草虫》的蕨、□、说等偏旁是□、□、厥、兑的字可以单成一组。用上文段氏的17部来说,就是祭、月应该从15部单分出来独立。分出以后算几类呢?从后来戴震的著作看,他立过霭、遏两部,只有去入。这是戴震的一个特点,他自己的创新是用影纽字代表一个韵部。比方他的东、侯、屋3类就叫翁、讴、屋。这是比较科学化的。因为他除了分部以外,还管拟音。他的缺点是拘泥等韵:凡是等韵一摄里的字,如尤、侯,他拒绝分开。所以他不听从段把尤、幽从侯分开的主张。凡是这样的学者都用“审音”作借口,坚持某些论点,有时候妨碍他们接受别人的正确主张。
王念孙曾当面纠正段玉裁的失误。在他写给江有诰的信里说:“段君以事入都,始获把晤,商订古音。告以侯部自有入声;月曷以下非脂之入,当别为一部;质亦非真之入;又质月二部皆有去而无平上;缉盍二部则无平上而并无去。段君从者二(谓侯部有入声、及分□月为二部),不从者三。”请复察上文段玉裁的17部。若是依了王念孙的意见,他的屋沃不分、质附真下、脂微□祭月不分,缉盍附侵谈下就可以说全改过来了。只要再分东冬、脂微、把入声全独立,就是现代人的格局了(只有祭月合成一类)。
孔广森分类方法
孔广森(1752~1786),也是戴震的学生。他在《诗声类》里说:“唐韵一东三钟四江……合为一部。其偏旁见《诗》者有从东……同……丰……充……公……工……冢……囱……从……龙……容……用……封……凶……邕……共……送……双……□……。”又说:“凡从冬、中、农、弓、宫、虫、宗、众、戎、梦、□等声者不得阑入。”除弓、梦是蒸部字以外,剩下的就是冬部了。
孔广森还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把各部分成阴、阳两大类(他主张古无入声)。本来戴震已经有“两两相配,以入声为相配之枢纽”的话,孔广森把它彻底实现出来,为后代研究部与部的关系作了个准备。不过他只图对得整齐,把分部倒弄得粗疏了,竟把真谆又合成一部(见阴阳对转)。他还写了《诗声分例》,把《诗经》里各种押韵的格式罗列出来,能使读者打破从近体诗里养成的成见。
继承并且发展了孔广森成就的是章炳麟。他在分部、拟音两方面都有贡献。 在分部方面, 他把□部从脂微底下分出来,算只有去入韵的队部,说:“脂队二部同居而旁转,旧不别出。”在拟音方面,他有《二十三部音准》专讲拟音。章炳麟的话比较清楚,比方说“东当从支韵之江(江南呼‘ 江 ’穹口而大……江西尤□)”。能让人懂他说的是用 [□]元音。他是个佛教徒,通些梵文,拟音常用梵文作模式。所以他的分部和拟音都比较清楚。现在把他的《韵目表》注上音标列到底下:自注:“上列阳声、下列阴声、为‘对转’。其数部同居者同一对转。”
对转就是韵前半个大体相同,后头加不加鼻音收尾的问题。他还有旁转。就是韵的介音收尾音不动(有些也有收尾音变化),主元音变化的问题。他的改进是把部与部的关系整理得比较有条理,所以他说:“孔氏所表……以审旁转则□。”他的旁转安排得合理得多。
章炳麟分类方法
章炳麟的拟音引起人们认为怪的是把青、 东、 冬、蒸不算收-□,可改到收-n、-m类里去。这是受梵文影响。梵文元音本有 14个。有一派学者只用10个,外加a□、a□,一共12个。□本是个表示元音鼻化的附加号,在摩擦音前用,在 k、t、p前头它就变成□[□]、n、m。有一派和尚把在擦音前的□也念□,这就是章炳麟的模式。他说:“印度音摩那皆在体文,而□独在声势”,就是他学的那派梵文。
章炳麟的学生黄侃立28部。除了“幽沃”不分,“脂微”不分,“祭月”不分外,所有入声全独立。他在每部里找出等韵家叫一、四等的韵,叫古本韵,剩下的叫今变韵。一、四等韵虽然从古到今的确变化少,但是没说今变韵因为什么条件才变。比方“元”部有寒、桓两个古本韵,在长沙话里就用两种元音念。光说“寒桓”是古本韵,各地人看了,意思不明白。所以他的拟音学说反不如章炳麟的可以译成音标。
钱玄同分类方法
现代人钱玄同(1887~1939)把“幽沃”分立,王力把“脂微”分开,所以一共有30部。要是把“祭月”依戴震意见分开,那就是本文开头举的31部了。
分类分歧原因
分类是中国学者研究古韵的最大贡献,不过有一点要指出:部大字多,押韵容易守规矩。部小字少,押韵难,免不了从别部借用。有些分类犬牙交错,象侵谈分立,屋沃……几部入声独立不独立,意见分歧就从这里产生。这里免不了有些个人爱好起作用。(俞敏)
中华古韵有副作用吗
没有任何副作用,丝毫不影响学习普通话和现代语文
古韵中的声调和现在我们声调是有一定变化的,想从现在的声调讲清楚古代的声调并不大容易,不过也有一定相同的地方,初学者可以通过汉语拼音对古代的平仄声有初步的认识:古韵中平仄,平声分为阴平声和阳平声,仄声分为上声、去声、入声。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所谓平,就是音调几乎没有起伏起伏,高就是起音音调较高),这里,有可能说的大家还是不大明白,那么,我们从汉语拼音的1、2、3、4声来看,一声明显起调较高,切一直处于无起伏变化,所以,初学者可以理解为:汉语拼音1声为阴平声。(这种理解,包括下面结合汉语拼音的理解只对初学者有帮助,这种理解较片面,而且有时还有错误,纠正方法在后面的入声说明)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为中,声调慢慢有上升情况,有时也不上升,呈中平调),这种声调结合汉语拼音的2声说,比如“如”字,起调不高不低,而且起伏不大,可理解为中平调;“鹅”字起调不高不低,而后来声调慢慢上升,为中升调,如、鹅都属拼音2声,所以,初学者可以理解为汉语拼音2声为阳平声。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汉语拼音中3声起调低沉,而起伏情况呈音调上升,如“我”字,起调很低,而后来音调上升了,所以初学者可以理解为汉语拼音3声是古韵的上声。去声:一个高降调,起调高,而后来音调下降,汉语拼音的4声也是这种情况,如“漏”,起调明显高,读长音时明显有音调下降趋势,因此初学者可以理解为4声是古韵的去声。我在上面说到通过汉语拼音理解古韵平仄不够全面,就是因为还有一个入声,入声字是在古代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出现的字,音调比较特殊,现在中国也有一部分地区保留入声字,但是因为不是全面的,所以入声字比较难理解,这个只有靠查工具书,比如“得”、“泊”、“不”、“一”都是入声字,是因为这些字在古代出现在一些地区方言中,声调不同于其它四声。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
文雅而又霸气的语文组名
诗意墨香语文组、墨韵千年语文组、风华绝代语文组、诗韵风华:语文小组的诗歌之梦、语文霸主、梦之韵语文队、古韵今风语文组、文学星河小组,文学霸权、文字掌门、语言统治、诗词风暴、思想风暴、诗词风华团队、文化狂潮、文化统治、墨香满楼。雅韵霸绝、风华霸世、文字攻略、墨香雅韵组、幽兰之韵、诗情画...
以树立正确正确教育理念为题八百字作文
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文言文的一席之地,而且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总是那么古香古色、纯朴典雅;而且文章大都是成语典故、传说故事,短小精悍,且含有深刻的寓意和道理在里面。学习古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潜在的气质,培养高雅而脱俗的审美观。当今,小学文言文教学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古诗文
探索古韵之美——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精选 一、《诗经》的深情诉说 在悠远的河流之洲,关雎的鸣叫唤起古人的情思,窈窕淑女与君子相遇,“君子好逑”,情感深沉而热烈。秋水共长天一色,蒹葭苍苍的景色中,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份追寻的执着引人共鸣。式微的呼唤,《邶风...
文言天地内容提要
当你翻开这本书,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畔轻轻响起,那是一种清音古韵,穿越时空而来。在'读文空间',我们立足经典,沉浸在诗文曲赋的海洋,感受大师们的智慧与思想。这里,简约典雅的古文苑等待你漫步,每一字一句都能触动心灵,带来洗涤与启迪。而在'对话空间',我们致力于基础训练,紧贴中考要求,...
谈谈自己对“语文是什么”多重含义的理解?
语文是一种沟通。历史的残缺与完美,现实的动荡与平静,世界的无奈与精彩,生活的苦涩与醉人,无一不在语文中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语文是一种彻悟。无论是家存诗书还是窖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真草隶篆,无论是轩辕古藤还是华夏新枝,无论是百家经典还是大众俗语……没有语文,便没有睿智,没有...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活动总结
今年的语文节活动,我们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如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书写规范检查,“古韵悠扬”写字比赛,“扎实语文”语文知识竞赛,联系课文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文学社的“我可爱的家乡”征文活动。这些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示自我,展现语文的魅力,追求精彩的人生。语文月活动虽多,但效果...
平仄是什么意思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仄声,汉语词汇,指的是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三声。普通话入声派入阴平、阳平、...
我没文化 请问在哪可以学点语文方面知识
文化这个太广泛了,一般来说,人要显得有文化,那么需要各方面提升,主要来说可以学习:礼仪文化,如生活礼仪,餐饮文化,茶道,花卉知识,高一点就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地理,音乐,诗词歌赋。从简单到高级吧一步步来,以了解理解为主然后去运用。很多人学历高但是没有文化、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文化是一种...
八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则强调了旅行中的学习和体验。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则让同学们沉浸在古韵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此外,名著导读部分带领学生进入《西游记》的奇幻世界,《海底两万里》开启科学与幻想的旅程,而《名人传》则展示了伟人背后的磨难与成长。课程内容既丰富多样,又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情感的培养。